什麼是責任?打造具有責任感的企業文化

  某日,商務組織的領導獨自在辦公室中生悶氣,心中OS「為何團隊說好定期回報,但大家都不回報,說好了要專注目標,說好了會相互支持,但大家都還是不為所動,講了一萬次了還是一樣的情況,組織的目標大家都不放在心上,還說想要利用這個組織來壯大自己的事業,明明資源都在這裡都不好好運用,說一套做一套,這樣要怎麼再繼續合作?實在是有夠不負責任的,想當年我…….。」領導開始了兒時的回憶。

台大歷史學專家呂世浩曾說:『做了對你沒有好處,你也很難從中得到快樂,純粹是付出而沒有獲得,可是你非做不可,那就叫做「責任」』。

負責與不負責

  不管是公司組織或是非營利組織,甚至社團組織,都會有其組織目標,而組織在選擇幹部時,通常會選擇較積極投入的人,來擔任領導。與前段較積極的成員比較,其他的成員表現出來的就相對沒那麼積極。此時經常性遇到的困擾是,幹部們會覺得『為什麼大家都不配合』,大多心裡的os是:「這些人責任心怎麼都這麼差?明明承諾來這裡就是要積極付出要配合團隊呀」,只有比較少數的幹部會檢討自己的領導力不夠好,無法激發大家的戰鬥力。

我是一位針對組織管理的輔導顧問,「責任」、「責任感」、「責任心」、「負責任」、「不負責任」,這些詞對我而言都叫做「形容詞」,而且這些名詞大多是拿來責難對方,或是為自己的領導及管理能力不足做為擋箭牌之用罷了。

當我們在談論組織管理時,最基本會使用到的就是「流程」、「工作說明」、「指標」、「查核」…等名詞,一般來說,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所有的職務(社團組織練習者除外),不同特性不同專長的人就得被放在不同的位置上,但現實上很難做到100%,此時組織中的管理規則就顯的相對重要,因為大部份情況很難在第一時間知道某人是否適合擔任某個職務,如果有沒一套清楚的規則時,就很容易發生災難,很多時候,並非團隊成員不願意照著領導的意思做,而是領導並沒有為這個組織定立明確的使用「原則」及操作「規則」,難怪有人說:「領導人的天花板就是團隊的天花板」。

團隊執行力等於老大領導力

        許多領導人(這裡的領導包含管理者)總認為,要讓組織績效提升,首要解決員工執行力並且要有責任感,但我認為這是個幻想!!!,怎麼說呢?執行力並不是在管理學中的科學概念,只是教育培訓的行業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杜撰出來的東西罷了。而教育員工也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,教育領導者(管理者)才是徹底解決組織執行力的入口。

 缺乏執行力的團隊是否組織績效都不好呢?可能不見得,因為要讓績效好的方法其實很多,而且只要刻意不去定義什麼叫「好績效」,只需以實際業績當成結果指標的話,讓一兩個超級業務去做開發,基本業績都能夠維持,甚至偶爾有爆炸性的業績產生,也不一定需要去管組織到底有沒有執行力,也不需要去討論組織老大領導力高下會有何影響了。

但我相信,大多數的組織領導人在意的不會只是眼前短期的業績,而是組織長期穩定的成長,只有提升管理者的「領導力」才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根本,因為員工的執行力來自於管理者的領導力。

名為「責任」的帽子

     責任,是一種感覺,大多具體的行為是,接到任務後不管進度如何都會主動進行回報,就算無法完成任務都會主動回報發任務的人,這樣的人給人很安心,覺得交辦給他的事情都能使命必達,中間就算有狀況對方也會自主排除不會再把問題丟回來,大多數人都會感覺,這樣就是負責任。

當然,不諱言我個人也喜歡與這種人互動,因為輕鬆,讓我可以不必多動腦子,甚至只要使一個眼色,對方就知道要做什麼,怎麼做,何時做,如何回報,遇到問題要怎麼解決,如果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這樣負責任的,那該有多呀。但,幻想很美好,現實卻是殘酷的,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,或說這樣的人為何要與我合作,為何要與我所用。

回到源頭,我們還是要很誠實的面對帶領組織的那個人,如何挑選團隊成員,如何精準與團隊溝通,如何傳達自己的立場、組織的定位,如何營造組織氛圍,如何創造順暢溝通及令人安心說話的環境,而「創造」以上這些,都是組織老大的責任,沒有一個好的環境,自然吸引不到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合作對象(包含員工),想要讓身邊的人表現出負責任的樣子,挑戰也是極高。 最後,這裡想與大家分享的是,與你互動的人負責與不負責與否,都是自己造成的,責任都不會在別人身上,回到源頭每個人都是領導人,我們的世界都是以自己為同心圓往外擴散,你是什麼樣子,你的世界就會長成什麼樣子。